【科技支撑防灾减灾】
【资料图】
◎本报记者 张佳星
8月27日6时,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,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等省部分地区均有强降水。
“洪涝灾害期间,基层的工作量、工作难度都会相应增加。”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监察专员傅卫在8月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发挥覆盖城乡、贴近群众的优势,在开展救治工作的同时做好消杀防疫指导。
预防救治、科普疏导要及时
“在上一轮连续强降雨中,我们乡镇卫生院所属辖区发生泥石流灾害,导致九龙镇30个行政村断路断水断电断网。”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九龙中心卫生院院长魏国良表示,为了克服这些困难,卫生院第一时间成立了救治工作小组、入村巡诊小分队、消杀指导小组,带着明确的任务及时奔赴各个行政村。卫生院内部也及时清淤、抢修水电设施和受损设备,恢复基本医疗服务功能,以便将病人转回院内开展正常治疗。
傅卫介绍,在抗洪救灾中,医务人员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及时转运伤员、病员,在临时安置点提供巡诊服务、开展救治工作等。他们熟悉当地的地形和群众,能够及时到位地保障人民群众卫生健康。
在徒步为村里的居民送药送水、了解慢性病患者病情变化的同时,医务人员还要对老幼病重等重点人群进行医疗观察救治、对安置点居住人员开展每日居民健康监测。
“受灾期间的救治必须迅速及时,居民健康监测就是为了及时对症治疗。”魏国良介绍,在发现一名7岁孩子的鞘膜积液后,小分队第一时间联系了对口帮扶单位涞水县中医院,给予及时救治,并按规定减免医疗费用,目前患者已治愈出院。
和诊疗一起及时到位的还有科普宣传。傅卫强调,基层卫生机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病卫生宣传教育,普及一些自救互救卫生防病知识,协助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。
科学消杀,对传染病说“不”
洪灾发生后,部分地区水位变高,粪便排泄物、动物的尸体等有可能污染水源,成为疫病的源头。傅卫强调,科学开展消杀,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,防止各类传染病的蔓延和流行是灾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。
“我们每日都对安置点进行环境消杀。”魏国良介绍,疾控的专业消杀队伍克服道路不通畅的困难,第一时间进村入户,全面铺开环境消毒、病媒控制和饮水安全保障工作。巡诊小分队还会发放“明白纸”和宣传手册,为每家每户发放消杀药品和器械,教大家用药配比、操作技巧等,开展自行消杀。专业公司消杀和群众自发组织消杀相互补充,确保消杀效果,在抗洪一线筑牢“健康堤”。
在进行环境消杀的同时,卫生部门还要及时发现感染病例、救治患者、切断传播途径。据介绍,涞水县卫健局及时调配抗原、便潜血等快检试剂,第一时间对相关病例进行快速筛查,严格落实日报告、零报告制度,落实发热、腹泻等病人会诊制度,跟踪病情变化,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例,立即转到定点医院治疗,同时展开流调。
饮用水源的抽样检测工作可确保受灾群众的饮用水安全。据介绍,救援队伍在保障居民瓶装水充足供应的同时,通过检测明确不达标的水源,并设立禁止饮用标志,确保传染病不会经由水源污染传播。(张佳星)
标签:
相关新闻